学生教材网 >高中 > 高考 > 选择专业 > 浏览文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专家谈[页5]

来源:网络编辑:时间:2017-09-22人气:

炒地皮游戏,李梅花,纳特的好运鱼竿

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关乎“双一流”建设的方向和道路,关乎“双一流”的成败得失。

“中国特色”是对我国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政治定位和科学定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那么“中国特色”如何塑造,怎样体现呢?

第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应体现主体性和原创性。我们的大学和学科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只有坚持主体性,作出原创性贡献,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人才体系,我们的大学和学科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所以我们对“世界一流”的标准应有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评价,不能回避“为谁服务”的根本评价问题。

第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应有民族性和融通性。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可能上演一场悲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尤其是其中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民族性与国际融通性是一致的,强调民族性并不排斥外来文化。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时代,我们也必须在国际和全球视野上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使中国的大学及其学科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第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应有时代性和战略性。“双一流”建设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阵的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阵的学科点对此要有鲜明的认识和自觉行动。

第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中国特色,最根本是坚持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其核心要义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二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教育思想,三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四是要坚持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五是要在科学和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双一流”建设。

服务国家急需 建设一流学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曹诗权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生命线和生产力,承载着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服务国家急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现实任务,是高校发挥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重要作用的集中体现。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高校相关学科建设,是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急需和国家安全战略,是新时期公安院校的使命责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全面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改革建设任务,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根本,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在特色发展中着力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坚定“三个标准”,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考、新战略,认真落实教育部、公安部各项部署和要求;以学科建设为牵引,聚焦核心要素,实现学校“一流”“前茅”奋斗目标。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专家谈

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注重体现办学特色

建设一流学科要重视学科群与交叉学科

学科是对于人类知识体系的划分。但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体本身具有整体性,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实现。比如动车、大飞机、环境治理等问题就涉及多个学科,是单一学科所无法完成的。因此,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必然要重视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建设。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科群与交叉学科建设,从而使学科与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