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材网 > IT > 资讯 > IT资讯 > 浏览文章

从曲面LCD到OLED,充满讽刺的朝代更替

来源:网络编辑:佚名 时间:2016-01-18人气:

翠羽戏乾隆,dhl网上下单,美容健身

这是一篇关于LCD和OLED的长篇科普,建议备好薯片零食观看。

在击败CRT之后,LCD技术成为显示领域的毫无疑问的王者近20年。2013年10月,松下宣布2014年3月底等离子电视停产,一个时代正式终结,挑战LCD的历史使命由OLED接手。

从LCD到OLED,充满讽刺的朝代更替带有讽刺意味的是,20年前平面的LCD技术取代了曲面凸出的CRT阴极射线管;20年后,要取代LCD的也是个可以做成曲面的技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

2013年初的CES展会上,全球首款曲面OLED电视由LG推出。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像当年厂商为了让CRT续命,“模仿”平板LCD推出了平面的CRT显示器一样,为了应对来势汹汹的OLED,索尼在同年IFA推出了世界首款曲面LED电视。

从曲面LCD到OLED,充满讽刺的朝代更替

OLED电视结构

技术是残酷的,液晶LCD曾经战胜过CRT,但LCD也迟早会被其他技术代替。但在被代替之前,厂商都会为了原有的LCD生产线续命,不停地推出过渡产品。而这次把LCD推上风口浪尖的则是企图抢占原本属于OLED市场的曲面LCD电视。

东施效颦,为何普通液晶不宜做成曲面?曲面显示可以换来相对更大的用户视野,提升观看的临场感,而且曲面电视也有更加相当震撼的外观。所以可以方便地做成曲面的OLED,就被LG设计成了曲面OLED电视。但同样的事情放在把LCD上就完全是东施效颦了

从曲面LCD到OLED,充满讽刺的朝代更替

LCD液晶的成像原理和结构较为复杂。它是通过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旋转,从而遮挡背光控制颜色深浅(灰阶亮度),再通过偏振片和滤光片让不同子像素显示三原色,这样就可以得到颜色和深浅可控的子像素点并通过像素阵列显示不同的图像了。

大家平时听的TN、IPS、MVA、PVA面板都是由TFT驱动的LCD显示器,它们的差别主要就是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而实际结构中,关键的液晶分子被夹在两块玻璃之间,由TFT(薄膜晶体管)施加电压驱动

对于每一个子像素点来说,液晶负责控制灰度,三原色滤光片控制颜色,它们必须一一对应才能显示正确的颜色。而如果LCD液晶面板出现弯曲,内周长会小于外周长,原来一一对应的液晶和滤光片就会出现位置偏差,导致颜色变化失真。而其他副作用包括漏光、暗屏重影及雪花等问题。

曲面LCD电视霸王硬上弓带来问题

从曲面LCD到OLED,充满讽刺的朝代更替

强行弯曲带来严重的漏光问题

除开弯曲的技术难度,曲屏LCD和下面会说到OLED也有本质上的差异。首先是LCD屏幕弯曲时,其众多的结构部件并不能跟着弯曲,厂家就索性让它们保留原状。这是曲面LED电视机身较厚,甚至部分产品背部还是平面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国内曲面LCD电视采用的都是液晶分子垂直排布的VA软屏,但实际过程中是“霸王硬上弓”地将平面液晶面板强行折弯,屏幕当中的液晶分子方向无法均匀改变,直接导致了曲面LCD电视出现亮度、对比度、可视角度的全面下降,而且还会有明显的跑光漏光、边缘画质下降等问题,具体效果就类似我们挤压屏幕时看到的水波纹。

虽然曲面确实可以提升一些临场感,但实际上LCD被做成曲面之后已经“变味”了,画质反倒不如平面LCD。对于追求轻薄和画质的用户来说,曲面LCD电视还不如原来的平面LCD电视,更加无法和众多可以天生弯曲的OLED电视相比了。

这就有点像当年LCD显示器的背光从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强行换成LED(发光二极管),因为厂家无法控制后者的色域和寿命,反而出现了背光闪烁、蓝光逸出等众多让画质和观赏体验倒退问题。

凶残的暴利空间虽然曲面LCD和普通的LCD电视并没有本质差异,而且还会出现实打实的画质下降,但比起现在成本较高的OLED,这确实是成本最低的曲面电视方案。但讽刺的是,消费者却没能享受这简单的曲屏红利

而传统LCD电视的其他部分也出现了严重的趋同,两者的背光、电源模组几乎相同。最终两款同尺寸的LCD电视的BOM成本分别为3420元和2533元。但实际上这900元的成本,却因为前者的“曲面”噱头而带来了接近2倍的价格差异。

2015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榜:前50名仍无中国企业

备受瞩目的50家“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全明星榜”上,苹果公司连续第八年高居榜首。谷歌晋升排行榜第二位,取代了去年榜单第二名亚马逊。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则上升一位,位居榜单第三名。

2015年全球运营商排名:中国移动居首

近日,《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5年世界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的排名情况。其排名由针对各个公司销售额、利润、资产和市值的综合得分决定。排名显示,我国两大运营商跻身前十,分别排在第一和第十位,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能想到他们是谁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热门推荐

快速发帖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